赵庄就在眼前,庄头有一株百年的大槐树,树周围满是焦急等候的村民,树冠上挂满了一簇簇盛开的槐花,花团锦簇、满树缀玉飞雪,浓郁的槐花香迎着人铺头盖脸袭来。
稍近就听到有女孩在喊:“卫津姐来啦,新姑爷也来啦!”
竺玲和卫津在大槐树前下了车,大人和孩子们迎上来簇拥在两人身边,紧接着村里劈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迎上前,岁月的印记过早地镌刻在她的眼角和额头上,她一把抓住卫津的手,迫不及待地问:“闺女,你就是津津!”
卫津略微迟疑了一下说:“嗯,我是卫津。你是我大姨?”
这个有些苍老的中年妇女高兴极了:“俺就是你大姨,你昨天打电话来说今天上午到,你看看天都过晌了,二十来里地,怎么赶到现在?”
“五里桥那里在铺路修桥,路不熟,就耽误了。”卫津回答说。
“那么说这位就是新姑爷了?”卫津的大姨问。
竺玲刚要开口解释,卫津把手一伸,象是要堵竺玲的嘴,眼睛又狠狠一瞥,竺玲的话就缩回了喉咙。卫津朝大姨随意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人群中不时传来妇女的赞叹声:你看人家闺女长得象仙女一样,又漂亮又洋气,到底是大城市的人!……小伙子是个白面书生,慈眉善目,耳垂那么大那么厚,一准又憨厚又有福气!……人家大姨前世修来的福分,从天上掉下来一位好闺女好女婿……听说闺女、姑爷都在县邮电局,吃公家饭的……
卫津的大姨住的小院,两间正房,前边一间过道屋,一间厨房,虽然都是草屋,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院里院外都挤满了人,亲戚、邻居、大人、孩子都来看头一回上门的闺女和新姑爷,热闹非凡。竺玲象是在做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象电影《拉郎配》里的情节那样一下子就成了新姑爷,这来得太突然了,脑子都来不及转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虽说有诸多的尴尬和无奈,但碍着卫津和众人的面,又不便解释和发作。
大姨让卫津他们一一见过舅爹、舅奶、舅舅、舅妈、姨父、姨母等一应长辈,随后又是卫刚一班同辈人,有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卫津有些眼熟,倒是她先叫起来:“卫津姐,怎么你是俺大姨的闺女?”
卫津想起来了:这是王启刚的妹妹,前些日子她嫂子难产,到西香湖总机来打电话的女孩。大姨说这女孩叫王启云,她的亲侄女,是她小妹妹的闺女。
“启云,你发什么呆?见过你卫津姐和新姑爷。”大姨发话了。
“卫津姐好,姐夫好。”启云上前认过卫津和竺玲。
“这么说你就是我姨妹了,以后常上我那儿玩。”卫津也很高兴。竺玲象一段木头,除长辈他随大姨叫以外,其他的人他只随意点点头。亲朋好友见过面后,大姨、卫刚、卫津和竺玲就在小院里吃了晌午饭。虽然是农家饭,但是很丰盛:有栗子炖鸡、红烧肉、鸡蛋炒青椒、花生米、凉拌豆腐、凉粉,因农家做菜缺少相应辅料,味道却不怎么样;主食是煎饼,卫津和竺玲都有点吃不惯。大姨想起来了:南京人肯定喜欢吃米饭,想包些粽子让卫津尝尝,于是叫卫刚到村南头芦苇塘去打粽叶,好包粽子款待卫津他们。
吃过饭,人都散去,院子里只剩下大姨、卫津和竺玲三个人。卫津向大姨转达了她父亲在信中要她说的话,拿出在县城买的四样点心,并从包里取出二百元钱交给大姨,说是钱留给卫刚哥办喜事时用。大姨说她不需要钱,卫刚的婚事也都张罗得差不多了。她领卫津和竺玲看了另一间正房,也就是准备给卫刚办喜事的新房。屋子里粉刷一新,并用白纸裱糊了顶棚,墙上贴了一张**挥手前进的宣传画和一张年年吉庆有余的杨柳青年画,一个梳妆台、一张桌子、一个衣柜、两只凳子、一张新打的木板*、新蚊帐、新被单、新枕头、枕套、两*缎面新被子,似乎一切准备就绪。
苇叶打来了,大姨一边泡糯米包粽子,一边讲述卫津她爸和她自己的往事:卫津她爸是东海县双店公社竹墩人,早年抗战时曾担任过县武工大队长。俺娘家就是城头赵庄,娘家姓赵。四七年春三月,按节气大概是惊蛰,俺到村南头芦苇塘去割猪草,发现卫津她爸就躺在芦苇塘深处的芦苇丛中,浑身是血,腿上有枪伤,显然是安峰山事件中突围出来的八路军战士,就剩下了一口气。俺喊卫刚他大舅把卫津她爸背回家,藏在院子里的山芋窖里,国min挡还乡团还来庄上挨门逐户搜过两回。卫津她爸在俺家养了近两个月的伤,后来渐渐康复,他坚持要去找八路军大部队,俺要他再住些日子,把身体养壮实了再走,他不肯。俺拗不过他,在卫津她爸临走前的那天夜里,俺敬佩他是个英雄,想给他生个孩子,把身子给了他,以后俺怀孕生了卫刚。直到解放后卫津她爸才知道这件事,在此之前,卫津她爸已经和卫津她妈在部队结了婚。俺再也没有结婚,就住在娘家。俺也不要什么名分,有卫刚这样一个儿子,母子俩相依为命就够了。解放后卫津她爸因工作关系顺便来赵庄看过俺娘俩一回。这回好啦,托**他老人家的福,俺又多了一个闺女和姑爷。
启云邀卫津和她一起到大舅家自留地的菜园里去摘黄瓜、辣椒和西红柿,卫津把竺玲也拉了一同去。竺玲背地里偷偷地告诉卫津,他想回去了,明天再来接她。卫津正言厉色地说:“你敢走,你走,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会睬你啦!你都成新姑爷了,你不陪我,还叫哪个人陪我?”
在村头巷尾,地边菜园里,卫津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象个孩子似地向启云问个不停,一个大城市来的姑娘在启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丫头面前处处显得知识浅薄,甚至是无知,象一个求知的小学生。哪是黄瓜秧、哪是西瓜藤、哪是辣椒棵、哪是葫芦蔓……卫津看得眼花缭乱,启云却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尤其是花生棵,卫津怎么也想不通它居然能结花生,花生是生在土里,而不是长在树上。卫津他们也是村里的孩子注目的中心,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五六个孩子跟着,孩子们也爱听卫津他们唱歌,好象卫津他们是城里来的歌舞团、宣传队的演员,总不愿意错过机会,想多看他们一眼。一个下午轻轻松松、风风火火地饱览了田园风光,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卫津他们才随着肩驭夕阳,斜跨牛背的牧童和几个放羊的孩子一起回到了村子。
吃过晚饭,天很快就黑了下来,除了不时传来的几声狗叫,赵庄很快就进入了一个静谧的世界。卫津和竺玲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卫刚办喜事的新房里,卫刚在大姨的房里用草垫子和蓆子铺了一个地铺。虽然有电灯,但是晚上停电,就在新房里点了一盏煤油罩子灯,为了喜庆大姨还在一对烛台上点了一对红蜡烛。大姨看了看卫津的脸和脖颈并用手摸了摸说:“都带新姑爷了,这闺女怎么还没开脸?”于是找来细丝线,叫卫津坐下来,她用丝线把卫津的脸和脖颈处的汗毛绞掉,说不是毛头丫头了才象个新媳妇的样子,一句话把卫津的脸都羞红了。开完脸,大姨又拿来两盘蚊香和一盒火柴,说有蚊子就点蚊香,说完随手带上门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